
南宁美食街哪个最热闹呢
南宁美食街哪个最热闹,这个没有标准的答案哦,小编都觉得南宁的美食街都是非常热闹的,下面小编简单介绍一下:埌西夜市埌西夜市作为南宁新兴夜市代表,埌西夜市以200余个摊位汇聚各地特色美食(如贺州牛...
春日的河池大地,农机轰鸣声此起彼伏。在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龙岸镇甘蔗基地,联合收割机正将成片的甘蔗“吞”入腹中;在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的玉米农田里,玉米种植机翻耕、起垄,一颗颗玉米种子顺势落入土中……一幅幅充满科技质感的春耕图景,勾勒出河池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强劲脉动。
糖料蔗机收量创历史新高
“以前砍甘蔗要请几十个工人,现在两台收割机三天就能收完200亩!”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糖料蔗基地,种植大户雷云雄指着正在作业的联合收割机感慨。截至3月27日,2024/2025榨季河池市糖料蔗机收量突破13.4万吨,是上一榨季的4.4倍,创历史新高。这一突破的背后,是河池市对糖料蔗机械化“全链条”的精准发力。
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,农机部门创新“企业+合作社+基地”模式,整合27台大型收割机和剥叶机,为蔗农提供从种植到采收的全程服务。而在宜州区,分步式机收技术通过“机械收割+人工清理”的组合,让丘陵地块的蔗农享受到机械化红利。
惠农政策扩面增效
“这台无人植保机原价22.4万元,补贴后自己只掏了17.37万元!”在大化瑶族自治县,刚拿到补贴的农机手韦德力喜笑颜开。2024年,河池市农机惠农政策实现“三扩”:糖料蔗作业补贴覆盖全部9个主产县,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首次实现11个县区全覆盖,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资金量居全区首位,全年发放购置补贴2579万元,拉动社会投资6649万元,惠及3598户农户。
政策的"阳光雨露"催生田野新气象。在宜州区石别镇,155万元农机购置补贴让里村屯糖料蔗种植基地添置了3台糖料蔗联合收割机,负责人韦定升算了一笔账:“采用机械化方式收获糖料蔗每亩可节省成本300元,还能抢抓农时种植第二季作物。”金城区通过实施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,完成16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示范展示点建设,通过"田间课堂"培训农机手培训农业科技示范主体、农户102人,辐射带动周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3200亩,直接产生的效益344万元。
特色产业“机械突围”
在南丹县芒场镇拉麻村的高山油茶基地,一场“机器换人”的变革悄然发生:一颗颗油茶果在剥壳机、茶籽烘干机、油茶果壳(蒲)/籽清选机里完成华丽变身。“这些机械化设备的使用,每亩每年节约18个劳动力,为我节约人力成本540万元!”基地负责人杨正强介绍,通过机械化加工,山茶油亩产可增加5公斤,3000亩的基地增加收入150万元。
这样的“土特产+高科技”故事正在河池遍地开花。天峨县300亩旱藕生产示范基地,旱藕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切实解决旱藕出粉率低的难题;大化瑶族自治县的沃柑基地,“水肥一体化”灌溉系统促进产业降本增效。去年,河池市投入260万元创建3个特色产业机械化示范基地,推动桑蚕、油茶、生猪等产业综合机械化率大大提升。
服务网络“全域覆盖”
“多亏农机应急队的青贮玉米收割机械,不然这200多亩的青贮玉米将减产20%以上!”回忆起2024年7月的青贮玉米收割时节,南丹县罗富镇拥里村种植户莫建胜仍心有余悸。河池市组织一线农机手开展抗汛排涝、抗旱浇地保苗、灾后修复农田、拉运救灾物资,形成“预警-调度-救援”的应急体系。
常态化的服务网络同样密织田间。都安瑶族自治县依托社会化服务补贴,组织820台农机为960户小农户提供托管服务,玉米种植效率是人工的15倍,农户亩均增收60元。2024年,河池市31.4万台农机投入生产,完成机耕48万亩、机种10万亩,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突破5.14万亩,真正成为农业生产的“钢铁脊梁”。
从“镐锄镰犁"到"金戈铁马”,从“看天吃饭”到“知天而作”,河池市正以农机化高质量发展书写现代农业新篇章。